在社交媒体的碎片横跳整整两天后我突然想起来我的身体其实内置了写超过500字的完整文章的功能,于是我打开了编辑器。反正此刻横竖也不睡,不如借此记录些什么。
let the hacking begin#
虽然给每周定主题已是几个版本前的活动,但我还是忍不住要隆重宣布上周的主题:Let the hacking begin!!即便我早已没在看《社交网络》,但这不妨碍我在任何提到 cs 相关话题时大脑就像军训般条件反射地默念这句台词。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算了,这根本不可能是最后一次。我知道自己在开始学习前一定会再次虚张声势地念一遍这句话。
亲爱的网友,当你看到这篇博文的时候,说明……我已经在 Astro 的坑里了。这次直接从 hexo 转移到了 astro,旧博客存档在这里。
新装修如下图所示:

我一直不是那种能够在设计上别出心裁的人,这点我很早就有所认知,这多少需要想象力和天赋,而我的水平着实有限。但我可以是抄作业小能手(这点怕是在当年抄 QQ 空间的装扮作业时候就已有所修炼)。迁移调整下来我带入了很多可能并非作者本意的元素,像是把网站 logo 从 svg 改成包浆的 png 这种操作早就见怪不怪了。
我用 Hexo 框架下的 Stellar 主题一年有余,确实是非常精美的主题,但业余时间我常常浏览友人博客,有时候会逛到一些非常好看主题,于是再次动念。我的人生总是免不了这山看那山高。
我其实会想要博客带一个简易的主页,但是这一点在 stellar 现有的结构中并不是很好实现,主要也因为这不是作者的原意。当然这个需求并没有很高的 priority,之前也会看到很好看的 Hexo 或者 Hugo 主题,但是都没有说让我拍案而起说好!就是它了。直到前几天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 Astro Antfustyle 这个主题,那种被击中的感觉难以言表。再加上助教课提供了摸鱼时间,所以来到 Astro 可以说是很偶然的,契机总是不期而遇,但喜欢的东西就要动手拿下。
虽然我也纠结了一下要不要放弃(自己给 Stellar 写的)一些可能根本用不上但不能没有的功能,纠结了一下发现没什么好纠结的。学新东西的过程总是很好玩的,于是我决定动手进行迁移。
最后,网站分了三类目录:
blog:会是一些日常的记录和(也许没那么杂乱)的内容。
pi:原彩蛋功能所在的 π 系列,想法来自《疑犯追踪》里对 π 的最浪漫解读:

这部分内容具有相当比例的私人性,所以我写了规则和 robots.txt
让它们不会出现在 RSS 里也不会被搜索引擎爬取。原本 stellar 主题中我在前端做了一些隐藏,不过如今迁移到新框架,彩蛋功能的迁移也就暂时放一放。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看到。
notes 则会放一些更加零散、未经打磨的文章,以及一些在新主题下不再适用的旧主题相关文章。
迁移过程主要涉及替换 date
字段为 pubDate
、替换 {% image %}
图片标签组件,以及处理文章路径问题。由于新主题多了一个主页,博文路径多了一个 ,我暂时关闭了文章评论区,只保留了“关于”页面的留言功能。很多时候我写东西并不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展开,而是想到哪写到哪,新主题的博文列表只剩标题,我终于不用给每篇文章写 description 了!拜托,水文五分钟起名两小时,人家写这个玩意真的是焦虑死。blog
前缀这篇文章我也没有写 description,居然有赚了一个亿的爽感。
没有开灯的房间#
似乎每年开学我都在焦虑,这是有迹可循的。有那么几天我一直被挫败与惊恐包围,论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基本上把我转变为一个女流氓,目前主打一个无所吊谓,日子无论如何还是要过得舒服一点。大脑在压力下混沌不堪,疲惫不堪时我只渴望做些不需要脑子思考的事情。
就不得不提到一事是和 f 一起去看线下排练场脱口秀。之前我们也一起报过几次名,但没有被选上。在最近一个混沌的午后,f 问我要不要一起报名最新的一场,我满口答应。
她:你不是马上要资格考了吗。 我:你不是这周预答辩吗。
大笑(虽然是隔着屏幕的我)。那一刻我们默契地达成逃离现实的秘密协议。这件事说出来像一个笑话,两个明明忙得很的人在这个时候出去听别人讲笑话。但是是令我如此期待的笑话。
最后的结果是我俩都被选上了,这点还蛮惊喜的,因为这场还是一个三八节特别场。
我于 f 的故事起始于一些工作交接,那时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只记得她是特别靠谱的人,这是我的第一印象。虽然我们是同学,但是由于学校的一些奇妙的班级安排,我们接触的机会没有太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我的校园生活里,我曾经也尝试过与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联系,但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些人你聊几句话就知道,他和你是没有关系的。有些人会被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虽然会忘记主动找他们说话,甚至在忙的时候忘记回消息,但和其相处起来的感觉就是很活泼很无需遮掩,我很喜欢这种坦诚的关系。
f 在我心中是这样的朋友。她很好的,我一直知道。哪怕只有一些不多的互动,我也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近感,就像她的存在就是一种无形的支持一样,就像她会把一切安排好并提醒我出门之前记得带身份证一样。
我们纠结了一下是在学校附近解决还是出去吃,f 问我要不要尝试襄阳南路的香港池仔记肠粉王,说她每次路过都特别多人,一直很好奇到底有多好吃。我说那还犹豫什么,一举体验探险和干饭。
我想这是 f 很好的一部分,她总是一个非常愿意倾听并给出正反馈的人,工作上是,生活中也是。这并不代表 f 知道的不如别人多,她内心存着很多绝妙的点子,事实是这次觅食地点也是我在纠结不出的时候她才提出这个建议。你若强势,我便温柔,你若优柔寡断,我便坚定的带领你。
在她面前我会变成 e 人,变得更加勇敢,具体表现,下面还会提到。
我们从出门开始就一直聊些有的没的,交换着一些生活与最近的困惑。在谈这一点上 f 和我很不一样,其实很多地方我都和 f 不一样,但不妨碍友谊就这样发生。我发觉我在很多情景之下谈及自己,谈及生活或者喜爱的事物时,往往是长篇大论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剩下“唉!那个,就是,那样的,你懂吧!唉!” f 能很具体地描绘一些场景,和我分享感受,她在上海的生活,她看到的万千世界。而我发现我知道她的很多优点与可爱的地方,却对她的生活和选择一无所知,那种感觉就是,这个人你仿佛已经认识了很久很久很久,却第一次真正看见她站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而你恰好与她站在一起。

我们吃到了特别好吃的肠粉王,黄灯椒蒸滑鸡饭真的太好吃了。饭后我们一路踱步前往剧场,夜幕已经降临,街灯一盏一盏亮起。到达剧场后,经过简单的身份核验后入场。
剧场不大,装饰得很温馨,一旁是吧台,墙上挂着一些脱口秀演员的照片,灯光柔和而不刺眼,座椅排列成半圆形,让每个观众都能有不错的视野。

重要的背景是出门前一天我基本上没怎么睡,以至于和她出门的状态真的很差,这一点我其实挺抱歉的,但是 f 总是能很好的包容我,我也放任自己让她包容我。
我们到的比较早,入场后我跟着她入座了第一排。本来我还在纠结第一排是不是要带梗入座,还没我来得及细想,一位工作人员已经上前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参与一个将被摄像记录的活动。
F 还在思考,我:参加参加。(虽然现在想起来感觉我那会儿随时都可能睡着,哪里来的勇气)
活动规则很简单,在面前的问题中随机抽取一个作答。我一上来就抽中了一个封闭问题:如果另一半无法生育你是否会选择和 ta 在一起?我简单以是/不是作答了,而 f 则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素质,对一个问题的分析,由外到内,由表及里,思维缜密,层层剥皮。这种话当面说大概率会听上去阴阳怪气,所以我将阴阳怪气留在了现场,真心话留在了这里。我想如果我有 f 的这种能力,复合函数求导应该不会出错。
接着 f 抽到了另一个问题:你会不会有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还好我是女生的时刻?她分享了一些很坦诚的回答,有关社会期望和个人经历,我在内心默默想着:真好,满分答案,应该没我啥事了。结果 f 说完了之后工作人员还是来问了我,把我整不会了,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鸡汤糊弄了去。
虽然我内心也是认可这几句鸡汤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困境对吗?i think we just work with what we got. 我想目前的我也是这样。
第三个问题是,对于一个你要打扮才能见的人和一个不需要洗头才能见的人,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和 f 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选择 ROI(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后者,她选择了前者,因为觉得自己美美的干干净净的心情可能会更好。
节目开始后坐第一排的我们不出意料的被主持人选作幸运观众互动,我很不要脸的皮了一下,更厉害的是 f 竟然无缝配合了我的演戏,真的是神奇的默契,完全不需要排练。
接下来的节目内容也让我惊喜,话题围绕性别、工作和社会的故事,或许是女生专场的缘故,那一晚的氛围显得格外亲密。我不曾觉得好的感受会轻易降临,但这些被理解、被看见的体验却轻而易举地出现,仿佛我只需站在那里,站得足够近。我再一次感叹上海带给我的这些瞬间:只属于此时此刻此地,将我带到 f 这里。我确信这样的友谊是人生中的稀有。
那晚的的存在几乎只让我感到纯粹的正向情感,我必须再次坦言:因为很好,所以我希望我不要忘记。那很珍贵。
尽管仍身处一个没有开灯的房间,但那些坦诚而健康的对话至少让我明白,我不是房间里唯一的人。
其实现在我也有一些工作上的烦恼,但我会解决它们的,所以不要紧。
> cd ..